| 
                 
                
                   | 
                  订阅社区杂志  | 
                 
				
				| 环境部: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 | 
				 
                
                  | (时间:2021-7-9 10:43:16) | 
                 
              
             
            
              
                
                  
        
          
  在7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谈及近年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活动和举措,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表示,目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崔书红介绍,就地和迁地保护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总面积超过1.7亿公顷,占国土陆域面积18%,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要求。同时建立了各类植物园,野生动物繁育基地,使得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成功。    崔书红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取得重大进展。稳步推进和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与修复等一大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退化土地数量持续减少。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经全面实现了禁捕。从今年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这些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恢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监管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强。通过开展部门、区域和国际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全国涉及野生动物违法案件将近1万起,通过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案件的总数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持续开展了“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从2017-2019年,累计发现了34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违法开矿、违法建厂,在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违法建设旅游设施和小水电站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5503个,目前已经完成了整改5038个,整改完成率达到了92%。    崔书红表示,为全面提升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水平,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模式,促进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期间还将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构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着力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创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和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在良好的工作基础上,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改善我国生物多样性状况,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 
         
           
 | 
                 
                              
             
             | 
         
        | 
      
        
          
              
                   推荐图片 | 
               
                         
            
              
                  | | 嘉宝莉获CEC涂料行业首批中国绿色产品认  |  |   3月12日,嘉宝莉集团旗下BB氧吧抗病毒儿童墙面漆、海妮宝贝、海藻泥3代、小清新系列墙面漆、雅晶石、普拉亚艺术涂料和无机涂料等85款产品荣获CEC(中环联合)涂料行业首批中国绿色产品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