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固废治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上海市湿垃圾处置设备环保达标问题需重视
(时间:2021-1-29 8:53:33)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一年多,湿垃圾处置现状如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记者从日前举办的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专题论坛湿垃圾处理技术研讨会上获悉,上海垃圾分类的达标率已经达到95%,湿垃圾的产生量已经达到每天9428吨,约占垃圾总量1/3;预计到“十四五”末期,上海市湿垃圾总量将控制在每天9000吨,集中处理量约每天6050吨,还剩有1/3需要通过一些就地就近小型设施来予以处理解决。
  据了解,目前湿垃圾处理集中处置技术主要有厌氧生化处理和好氧堆肥处理两种方式;分散处置技术趋于多元化,有资源型生物处理机技术、减量型生物处理机技术、物理减量型技术、微生物厌氧发酵产沼技术、水热氧化剂制腐殖酸肥料技术以及生物处理技术等多种方式。
  湿垃圾处置小型设施在上海乃至长三角有很大市场。 但行业形成规模的背后,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突破解决。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科技信息处处长钱杰对行业现状分析指出,湿垃圾处理能力与效率亟待提升。国内每天每吨湿垃圾的产沼量只能达到70m3-80m3,产出的沼本身不能满足自身运营,需要另外贴电进去,还未能做到产沼发电。
  产沼腐蚀度欠缺也是存在问题的重要方面。不少大型、小型设备,产生的沼渣还要自然堆肥放上一个月左右,进行二次堆放以后才能够达到要求。需要建立相应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此外,随着环保监管越来越严,很多设备在废水达标、臭气合格等方面还有欠缺,注重完善工艺的同时环保达标也成为重点问题。
  “湿垃圾处置资源化利用的产品出路仍未解决。”钱杰拿现在的主流技术——厌氧产沼技术举例说,现在最多产生的沼渣量大约5%-20%,沼渣的资
  源化做成有机肥,最终的出路也是低价值的。
  在研讨会现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金放鸣教授介绍的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备受关注,这种技术模拟地球碳循环过程,在特定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加速湿垃圾中的生物质有机物分解,将其转化为腐殖酸、甲酸、乙酸、乳酸等高附加值产品。蔬菜类、肉类、鱼类、脂肪类等垃圾都能处理。餐厨垃圾进入湿垃圾处理新装置,固态与液态腐殖酸肥料出来,不产生任何废渣,也没有臭味。
  “水热资源化技术具有占地少、速度快、无三废、产品经济价值高等优势。”金放鸣介绍道,装置日处理100吨的装备占地只有60平方米,一小时内就能完成处理。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是高品质的液肥,可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或水产养殖;固体“废渣”是腐殖酸原粉,经过加工后可以用于土壤污染修复、沙化地修复等。
  研讨会现场,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相关领域专家对湿垃圾处置相关问题和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展开了讨论。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润立漆再登央视 推动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国家权威媒体成就实力品牌。润立漆继登陆CCTV-1和CCTV-10两大频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获得了央视“通行证”,陆续在CCTV-4中文国际和CCTV-7国防军事两大热门频道展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