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光明新区成为深圳绿色建筑排头兵 |
(时间:2016-12-8 10:14:11) |
生 态 光 明 文 明 新 风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是从光明新区建区之初就设定的路线。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光明新区通过高标准建设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区和全国首个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绿色示范工作全面推进。 2013年,光明新区被确定为全国8个“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这是继全国首个“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区”和“国家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后,光明新区摘得的与“绿色”有关的第三项荣誉。光明新区不仅率先编制绿色新城建设系列规划,而且在实际建设中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绿色空间、绿色社区、绿色生态系统、绿色城市形象等七个“绿色”强力推进“国际化、现代化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全面打造“深圳绿谷”,加快建设绿色新城。 光明凤凰城被列入全市16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广深港高铁光明城站开通运营,轨道交通6号线、大外环高速开工建设,“八纵八横”的城市道路网基本形成。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139个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 为解决绿色建筑推行难问题,光明新区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确定了“四个百分之百”标准,要求保障性住房项目100%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城市更新项目100%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项目100%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和启动区内的社会投资项目100%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同时要求所有项目全部依山就势进行规划设计、设置外墙保温体系、采用节水设备、研发类厂房及住宅类项目高层设计并设置地下室。 据悉,截至2015年底,光明新区已有47个共368 .66万平方米的建筑项目通过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设计认证,是全国通过认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示范类型最全面的区域之一。而除了在城市主干道路践行“绿色实践”之外,光明新区还致力于绿道网、绿色慢行系统的建设,努力实现“把乡野引入城市,把市民送到田园”的绿色城市设想。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