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宿迁建成10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 |
(时间:2015-11-9 10:08:30) |
11月5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从今年起,宿迁规定所有新建建筑都按照绿色建筑设计建造。截至10月底,该市已建成绿色建筑106万平方米,“绿色”已经成宿迁所有新建住宅的“标配”。 “景观池的水全部来自小区自我收集的雨水,通过遍布整个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对于景观池的供水,以及浇灌部分景观草坪和植被。”市区某小区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花超介绍,这是绿色建筑最直观的体现。 “史上最严”新环保法今年正式实施,“绿色”已成为各行业未来探索发展的主旋律。宿迁市明确规定,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在装修、扩建等改造及抗震加固时,应综合采取节能、节水等改造措施。具备条件的,应整体达到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局部改造的,改造部分要达到绿色建筑相关指标要求。全市所有新建建筑都按照绿色建筑设计建造。 截至10月底,该市已建成绿色建筑106万平方米,全部获得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设计评价标识。目前,市区现有2个绿色建筑示范区,即湖滨新城总部集聚区和古黄河绿色生态示范区。建成后,每个示范区的绿色建筑开工面积不低于60万平方米,建成面积不低于30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绿色建筑面积不低于50%。 目前,宿迁市已实现市、县(区)可再生能源示范全覆盖,市区和泗洪县为省级集中连片推广重点区,沭阳县、泗阳县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目前沭阳县和泗阳县已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市区和泗洪县进入能效测评和第三方审查环节,12月底可全面通过国家验收,预计全市应用可再生能源折算面积将超过290万平方米。
|
|
|
|
推荐图片 |
 |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