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荆门市实施第六轮臭氧污染临时管控 |
(时间:2022/8/1 15:47:50) |
近日,荆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传出消息,决定自7月31日8时起,荆门市启动第六轮臭氧污染临时管控。
根据《荆门市臭氧污染预警快报》(2022年第六期),7月30日起,荆门市将进入新一轮的高温天气,持续静稳天气,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生成,臭氧超标风险较大,影响荆门市环境空气质量。为减缓臭氧污染风险,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作出如上决定,并要求相关企业按规定采取管控措施。
同时,要求各地、各单位和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各督导组强化现场督办,专家团队负责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及时提出针对性管控建议,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变化形势,持续做好会商研判、预警预报。(记者杨涛 通讯员陈凤)
臭氧污染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不知不觉,今年夏季,荆门市针对臭氧污染已进行多次临时管控。为什么要这样做?记者采访了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门设办事处(2019年起为荆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等)负责人郝晓凯,请他进行详解。
为何夏天要进行臭氧污染管控
臭氧普遍存在于自地面50千米的地球大气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距地面10千米至30千米的平流层,仅有10%左右存在于距地面较近的对流层,而近地面的臭氧大部分是由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二次转化而成的,且臭氧在近地面浓度较高,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有害影响。
近年来,我国大气臭氧污染呈加剧态势,成为继PM2.5后困扰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和达标管理的一项重要污染物,同时臭氧污染是造成夏季污染指数居高、优良天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也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荆门市也是如此:受夏季气温不断攀升、日照辐射增强、光化学反应增强等不利气象因素,叠加本地源影响,荆门市主要以臭氧污染为主,需要加强臭氧的管控。
今年臭氧污染频次多、污染重、持续时间长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荆门市臭氧污染天数分别为39天、12天、15天。今年夏季以来(截至7月30日)已有14天。
今年夏季,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多次组织“一市一策”专家团队对未来空气质量进行会商研判分析,已启动五次臭氧污染临时管控,通过对石化、医药、化工、家具、印刷等行业及工业企业、餐饮油烟、加油站、移动源、工地等污染源管控,成功挽回了4天优良天;从污染特征来看,今年夏季荆门市臭氧污染呈现“频次多、污染重、持续时间长、上升速率快”的特征。
从政府、企业到个人该怎么做
对于政府来说,应制订符合地方特点的臭氧污染防控方案,采取最有效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长期减排策略和短期应对措施,精准施策,强化监管,季节调控,靶向治理,抑制臭氧污染恶化趋势,降低臭氧污染水平,减少臭氧污染天数。
对于企业来说,需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执行相关排放标准,积极主动地采取适用技术减少臭氧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要在污染源头、生产过程和废气治理每个环节做到应控尽控。
对于老百姓来说,一些日常活动,如开车、装修和户外烧烤等均会直接或间接排放大量臭氧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从而导致臭氧污染。因此,需养成节约用电、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用水性漆等环保产品进行装修、减少户外烧烤等好习惯。臭氧污染一般出现在中午,14时至17时达到峰值,臭氧污染高峰时段建议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并减少室内通风次数,如果不得不外出,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护,尤其是儿童、老人等体弱人群。

|
|
|
|
推荐图片 |
 | 4家国际碳中和机构签约 中欧碳中和合作研 |
7月14日下午,“兴邀天下·共创未来”国际创新产业(42.980, -1.36, -3.07%)合作大会系列活动之中欧碳中和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大兴成功举办。大兴区与4家碳中和领域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