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重庆发出今年秋冬季空气污染首次预警
(时间:2021/11/12 11:22:18)
  记者获悉,自11月10日起,受静稳、高湿、低风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经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气象局会商,预计11月11日—11月16日我市将出现一次局地空气污染过程,其中,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合川区、江津区、永川区、綦江区、璧山区、荣昌区,以及渝东北的万州区等空气质量超标风险较大。为加强秋冬季空气污染应对,全力争取空气质量优良,市生态环境局发出了2021年第九次空气污染应对工作预警,也是今年秋冬季首次预警。
  为何秋冬季是空气污染高发期?
  为何秋冬季是空气污染的高发期?“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不利气象条件、污染排放增加以及外界传输影响。”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李振亮介绍说,秋冬季静稳天气多、混合层高度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环境容量急剧压缩是导致秋冬季空气污染频发的重要原因。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秋冬季容易出现静风、逆温天气,近地层大气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空气的交换流通能力极差,大气混合层高度可能骤降至几百米(夏季混合层高度可达2~3公里),导致大气环境容量急剧压缩,即使污染物排放与其他季节相同,也会发生空气污染。另外,我市秋冬季高湿、多雾的气候特征,还会促进气态污染物向二次颗粒物快速转化和颗粒物吸湿增长,造成PM2.5浓度上升、大气能见度下降,这也是我市秋冬季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如何应对秋冬季空气污染天?
  天不帮忙,人要努力。市生态环境局在启动此次空气污染应对工作预警时强调,各有关区政府(管委会)在强化扬尘、工业、交通和生活污染控制措施基础上,增添积极有效的应急减排措施,组织相关部门、镇街及网格员齐抓共管,制止露天焚烧和秸秆禁烧,全力以赴争取空气质量达标,防止出现重污染天气。市级有关责任部门加强本部门、本行业空气污染应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据悉,为确保完成今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10月20日市政府专门召开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视频会,安排部署全市秋冬季攻坚重点工作。同时,成立了3个暗查组、5个监督组,围绕工业、扬尘、交通和生活污染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时段、点源,监督检查各区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和措施落实情况,督促指导各区县政府和有关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加快整改影响空气质量的大气污染问题,按期完成攻坚任务。还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了川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座谈会,共同讨论协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川渝联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交通污染防治等内容。
  据了解,自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以来,全市共出动5400余人次,检查工业企业、加油站、油库、餐饮业等739家,施工工地254个,执法监督工业企业116家,路检机动车2.6万余辆,发现并制止露天焚烧点288个,整治露天烧烤摊点146处,查处违法违规建筑垃圾运输车170台,督促指导整改问题367个。
  怎么科学客观判断空气质量?
  “如何判断空气质量好坏?天空灰蒙蒙的是不是就是污染天呢?”针对近期网民提出的疑问,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总工蒋昌潭回应称,在判断空气质量好坏时,有时“眼见不一定为实”。因我市地处四川盆地,主城“四山”和“两江”环绕,水汽来源相当充沛,空气也相当潮湿,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加上冬季容易形成逆温、静风的不利天气条件,水汽集聚就更不容易扩散,利于雾的形成,在阴天时极易给人造成天空灰蒙蒙的视觉感观,但从监测数据看,空气质量还是优良的。
  “空气质量好坏不能光靠人们对天空的视觉感观来判断。”蒋昌潭说,还是要通过科学客观的监测数据来判断。目前,国家在我市26个区设置了共35个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点,由国家统一维护监测点设备和数据审核、发布;我市也设置了38个市控空气质量监测点,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县,由市生态环境局统一维护监测点设备和数据审核、发布。市民可通过下载国家“空气质量发布APP”、“重庆空气质量APP”或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查询获取重庆市及各区县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2021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发布 
  7月8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会上,“2021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发布,并对上榜企业授牌。   ▲环境商会秘书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769209918@qq.com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