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环保前沿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刘友宾:本地减排才是改善大气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时间:2020-12-1 8:58:46)
  针对近日有韩媒报道中韩跨境污染物传输问题,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在30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科学家建议改善空气质量,还是要立足于大力减排本地的污染物,这与中国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的实践经验相契合。从我们的经验看,目前,加大本地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力度是改善本地大气环境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刘友宾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坚决向污染宣战,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与2013年相比,中国2019年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42.6%,北京降幅达51.2%;今年1月至10月,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又比去年同比下降7.1%。”
  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合作应对。早在1995年,中日韩三国专家已就东北亚大气污染物传输进行了合作研究。2019年11月20日,《东北亚大气污染物长距离跨境传输项目第四阶段研究成果总结报告》(基于2017年监测数据)在韩国首尔发布,主要结论是:在中日韩三国主要城市的PM2.5污染中,本地排放贡献都占主导地位,且三国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加大本国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力度是改善本地环境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也可以为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作出贡献。同时,专家们也提出,由于目前主流空气质量模型的物理和化学机理还不完善,也有可能导致低估本地排放的贡献,高估区域长距离传输的贡献。“去年以来,韩国政府出台了《细颗粒物治理综合方案(2020-2024)》《细颗粒物季节性治理制度实施方案》等政策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三国专家的结论和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刘友宾指出。
  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区域及与周边国家的大气污染防治国际合作。自1993年中韩政府签署《环境合作协定》以来,双方已召开23次中韩环境合作联委会会议,大气污染治理是其中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双方环境合作进入快车道,先后签署了《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关于环境空气质量和沙尘监测数据共享协议》《关于深化中韩环境合作的意向书》《中韩环境合作规划(2018-2022)》等一系列双边合作协议。今年11月11日,中韩环境部长召开2020年度工作会晤,双方就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中韩环境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表示将继续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加强合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们的态度和立场是一贯的:不管外面有没有诉求、有没有呼声,我们都会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推进下去,这是我们坚定不移要做的事。同时,中国愿意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进一步加强大气领域的交流合作,分享相关经验和研究成果,共同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我们的态度是完全开放和积极的。”刘友宾强调。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润立漆再登央视 推动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国家权威媒体成就实力品牌。润立漆继登陆CCTV-1和CCTV-10两大频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获得了央视“通行证”,陆续在CCTV-4中文国际和CCTV-7国防军事两大热门频道展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