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福建多维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 |
(时间:2022/3/31 9:32:12) |
从2017年开始,福建省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目标,围绕“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环节,从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示范先行等多维度入手,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及面、扎实推进,目前工作成效初显。
上下齐抓 工作推动“同发力”
据介绍,福建省各地区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在推动中“同发力”。
高位统筹已成共识。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全省九市一区已基本建立协调机制,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分类处理体系已基本具备。福建省坚持上中下游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前中末端一起发力,构建起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据了解,目前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31座,处理能力3.9万吨/日,位居全国前列。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莆田市和平潭县均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省有8个设区市(含平潭县)已建成大件垃圾处理厂。
考核监督机制常态化。福建省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连续三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及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社区等创建指标体系。
示范先行 垃圾分类“别样红”
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省共创建34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智能、人工两相融。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运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制定“一天两收运”工作方案,按时到各集中点位进行沿线分类收运;同时推出“摇铃收运”模式,实行上门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研发了集“督导员管理”“垃圾分类职能人员管理”“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店面商家管理”“家校社生‘四位一体’联动管理”为一体的垃圾分类小程序。
聚焦问题,破解难题。福建省各地区把“问题清单”转化为“任务清单”,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比如,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街道在2021年年底基本实现“零误时”垃圾分类小区全覆盖。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从源头减量出发推进垃圾分类,做到农作物垃圾“不出村”“零废弃”。
整合资源,助力垃圾分类。福州市鼓楼区温泉街道采取开具垃圾分类违法行为处置告知书等创新举措,同时与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等机关签订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合约书,助推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加速跑”。福州市台江区洋中街道根据辖区内公共机构多样化的特点,探索构建以生活空间、商业空间、行政空间等多类型单位形成的“垃分联盟”模式。

|
|
|
|
推荐图片 |
 | 中国节能抗疫突击队驰援百色市医疗废弃物处 | 近日,广西百色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全域管控,百色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急需支援。广西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致函中国节能请求紧急支援百色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事宜。中国节能接到请求函,立即部署下属中 |
|
|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