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水处理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国家重视程度有增无减 污泥处理处置跨入快车道
(时间:2018-7-27 10:05:39)
   污泥和污水本是“双胞胎兄弟”,可自从生下来就一个被捧在手里里,一个爱答不理自生自灭。前者是污水,后者是污泥。随着污泥体量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国家开始着手污泥处理工作的深度推进。

   有污水就意味着有污泥。随着近些年污水处理规模的日益扩张,以及处理水平与工艺的提升,污水处理的产物——污泥的体量也越来越大。

   据了解,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重视污水而轻视污泥,污水得以处理后,超过80%以上的污泥被随意倾倒排放,污染良田和土壤。国家统计数据则显示,卫生填埋、制肥、焚烧、建材等无害化处理的污泥不到60%,有将50%的污泥没能做到无害化处理。

   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场数量已经超过4000多座,污泥年产生量为3500万~4500万吨左右,且含水率在80%以上。预计到2020年,我国污泥年产生量可以达到7000万~9000万吨。

   巨量化的污泥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一度出现“污泥围城”的境况。污泥富集了污水中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有机物、病毒微生物、寄生虫卵、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经有效处理处置,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尤其是我国当前处置污泥的主要方法是以填埋为主,一旦污染物渗透进入水源和土壤,污染气体挥发进入空气,在威胁生态的同时,又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生活。

   为了解决污泥处理问题,“水十条”提出将会污泥处理领域进行相当程度的倾斜。环保“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大力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京津冀区域达到95%。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的加码,无疑大大驱动了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与无害化进程,相关的处理技术与设备也得到快速发展,各大污水厂“重水轻泥”的现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不管怎样,国家污水污泥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地,已经为污泥处理点亮了指路明灯。

   围绕污泥资源化处理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譬如近段时期风头正盛的概念污水处理厂,污泥的高效利用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由于我国污泥处置起步较晚,虽然经历一段时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落后,最重要核心处理技术匮乏,没有考虑国内基本情况,甚至生搬硬套国外技术。而且不少处理设备陈旧落后,效果与效率都很差,大大掣肘了我国污泥处理的进度。

   据悉,我国的污泥与国外略有不同,具体来看,我国污泥产生量巨大且相对集中,且有机物含量低,造成污泥的处理比较困难,因此具有一定处理难度。

   我们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在政策与资金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现骨干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并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健全收费机制,拓展更多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如此方可真正推动污泥处理行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在2020年之前,污泥将和固废、污水、土壤领域等成为环保工作推进的重点方向,相信到了一定时机,污泥处理处置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沈阳 共商大气污染预防 
  为推动亚太经合组织(APEC)各成员经济体中小企业间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中小企业在环保产业技术领域发展,加速企业间成果对接与洽谈,由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350733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