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社区杂志 |
【水处理】北京四措施确保水质量安全 |
(时间:2011/8/15 10:39:23) |
2011年8月12日上午9时,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毕小刚、北京市水务局排水处副处长熊建新做客新华网,就北京市如何做好“水”文章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的确,有了“水”后,人们更关心水的质量问题。这些年,媒体上披露的各地水污染新闻也非常多。请问,北京市在解决水污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毕小刚]这些年来,应该说北京的水污染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我们城市河湖的水质还不尽人意。我们北京市现在有56%的河道是合格的,已经达到了水功能区划的水质。我们现在对水污染治理做了很多工作。一是为了保护地表水,我们在水库上游划定了6000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实行了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控制源头污染。我们在城区建了9座污水处理厂,城市的污水大部分都能够通过管网进行处理,这在全国来说水平比较高的,我们把郊区的水源地也划定了,确定哪些事儿不能做,在水源地的保护区的污染源如何治理,都有规定。 二是治理面源污染。在水源保护区开展了垃圾、污水、河道、农厕和村庄环境的五同步治理,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农药化肥面源污染,建设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了垃圾的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三是建设水源保护三道防线。在山区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从山顶到山脚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清洁小流域。"生态修复"就是引导、扶持农民搬迁2.2万人,封山育林,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生态。"生态治理"就是治理流域内的污水、垃圾、厕所,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再生水达标排放。"生态保护"就是在河坡、库滨带退耕还林、还草,涵养水源。尽可能的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等等措施。通过以上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有效保护了水源。北京水源地水质完全符合国家的饮用水标准。 四是制定应急预案。为应对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市自来水集团等单位编制了《北京市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北京城市供水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
|
|
|
推荐图片 |
|
热点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