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注册会员 | 忘记密码 | 退出
关键字:
政策法规|废气治理|噪声控制|环境监测|固废治理|清洗与清理|环保前沿|环保技术|土壤修复|绿色建筑
化工|水处理|环保设备|国际视野|企业动态|技术专题|人物访谈|推荐案例|
>>首页 >> 商业资讯 >> 企业动态资讯 >> 查看资讯信息
订阅社区杂志
节能环保产业迎来发展新纪元 前景可期
(时间:2015-7-14 9:33:54)

  雾霾、PM2.5、空气污染、温室效应,近几年,当这些热门词汇以特殊事件的方式频繁出现在媒体和公众视线中,对环保的关注也随之逐渐升温,节能环保作为新兴产业也在全球关注的背景下迅速发展。有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或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节能环保产业未来有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认同,也体现了政府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责任意识。这预示着发展中的中国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如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几乎渗透于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它以有效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力促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治理污染与稳定增长之间确有矛盾。中宇资讯分析师李金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行业利润空间比较有限,或是企业为获取较理想的利润空间,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小微企业是不会有什么环保意识的,部分环保工段形同虚设或环保设备未达标侥幸生产。” 
  然而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先要走上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经济发展中最智慧的策略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而不是以破坏环境和透支资源向未来的经济发展讨要筹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只有相互制衡、实现统一,社会才有了持续发展的保障。 
  中宇资讯分析师徐时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环保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创新能力低,一些核心技术还需要进口,企业自主节能环保技术体系不完善,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不规范,管理缺失,监管不到位,行业垄断和恶性竞争导致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体系不健全,相关的法治法规还不完善,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面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张琦认为,打破传统观念,用新观念启动新模式才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消费观念,传统的习惯思维还影响着人们的选择行为,过去,我国国内储蓄资产中相当部分是以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所换来的,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的。在生态产业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必须开启全新的思维状态和发展模式,提高产业技术标准,降低和减少资源能源、原料和原材料的消耗,杜绝高耗能的产业、产品的生产,掌握核心技术,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对产业链中最具附加值和影响力环节的控制力。 
  著名低碳环保学者臧弘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近两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在大气、水、土壤的综合防治方面提出新的任务,强调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用政策引导,依靠创新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包括民间资本参与其中,全面激发节能环保产业潜力。” 
  近期,国家发改委相关会议指出,为使我国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不断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坚持深化改革、放管结合,更多运用税收、价格、金融等市场化手段,着力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着力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节能环保产业正在开启全新的需求空间,迎来发展的新纪元。它在节能降耗、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使命和责任几乎包含了所有产业,在农业方面,包括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和其他环境友好型农业活动逐渐占据主体;在工业方面,致力于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技术和装备,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降本增效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服务业而言,设计、规划、咨询、总集成、总承包、维护、管理、运营、碳交易、绿色金融等方面的节能环保服务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并选择,从而形成市场中一支突飞猛进发展的新力量。政策的推动也使得这些潜在的节能环保需求变为真实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各种资本和企业的汇聚,拉动新的就业需求。当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记者从发改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单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继续保持较快下降。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潜力巨大,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阔,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竞争以及经济增长中将占据重要地位,节能环保产业在未来大有可为。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推荐图片
宋乾武:提标改造水质决定工艺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 
热点文章
中国发改委 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钢铁协会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 LED环球在线 中国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能源网 中国照明网 慧聪网能源 世界风力发电网 中国节能住宅网 中国锅炉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LED照明网 环境生态网 中国煤炭资源网 节能环保产业联盟 中国家电网 中国风机网 锅炉信息网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燕赵环保网 北极星电力网 全球阀门网 中国沼气网自动化在线 中国化工器材网 世纪环保网 中国净化设备网
太阳能产业资讯 上海环保协会 中国环保机械网中国能源信息网 环保中国 广东环保产业网 中关村环保 环保设备网
中国风能网 绿色科技网 中国仪器仪表网 中国涂料采购网 AAB亚盟环保 中国环保英才网 固废英才网 格润清洁能源网
装修污染治理 光触媒 除甲醛 低碳网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见反馈
网站服务热线:010-56126957 媒体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兴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为@)
经营性网站许可证京ICP08057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京ICP备090075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11号